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峽系列-22

張才(1916-1994)10月13日出生於臺北大稻埕。1934年前往日本東京武藏野寫真學校學習攝影。1942年與家人一同遷移至上海,並拍攝許多上海珍貴影像。1946年帶著一家人返回故鄉臺灣,並於山水亭建設「影心照相館」。1948年於中山堂首次舉辦攝影個展,展出作品總共有51幀作品,其中包括上海街景風光、本土民俗、靜態人像等寫實作品。1951年曾任臺灣文化協進會攝影委員會委員,第一屆臺灣省攝影展覽會擔任審查委員。1955年於基隆新穗影展擔任指導老師。1960年臺北八一水災後,銷毀有關二二八事件相關底片。1989年於臺北夏門攝影藝廊舉辦第二次個人攝影展。 「三峽系列」是張才在臺北三角涌(三峽)以客觀視角拍攝臺灣庶民文化作品,也是用心觀照的個人意象作品系列之一。畫面中可見正在上演著為了慶祝竹林山寺觀音佛遷移的戲曲,棚子裏面的表演者身穿戲服,在群衆前正在表演著。群眾正全神貫注地看著前方的歌仔戲表演。在戲棚的兩旁,站著一群圍觀孩童,有名孩童甚至跨坐在棚子後面的圍墻上,只爲了有更好的視野看戲。戲棚前人山人海,每個人的視綫都集中在表演上,唯獨張才站在群衆身後,留下這熱鬧非凡且趣味十足的景象。 出處:徐瑩芯,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