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峽系列-16

  張才(1916-1994)出生在台北大稻埕,曾赴日求學專攻攝影。1942年至1946年在上海拍攝一系列照片,專注社會,市井小民生活的景象。回台後,在台北太平町設有「影心照相館」,與李鳴鵰、鄧南光提倡寫實攝影,三人因獲得攝影比賽的冠軍、共列亞軍,有「攝影三劍客」之稱,共同資助主辦台北攝影月賽,擔任評審約十年時間,也一起發起中國攝影學會在台復會,張才本人在基隆成立新穗影展,啟蒙了臺灣紀實風格。   「賽豬公」是台灣民間傳統宗教活動的一環,信眾將豬隻飼養到龐大,以示對神明敬仰之意,並互相較勁比賽。照片中充滿戲劇張力,眾人聚集在這個空間裡,忍受著擁擠,有的人不惜爬往高處,就是想目睹神豬風采。神豬的嘴裡被塞放鳳梨,上方寫有壹等匾額,柱子上掛有國旗,旁邊錦旗寫有榮獲冠軍.....信眾們參與在此,見證對神明充滿敬意的供品神豬。 出處:楊欣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