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峽系列-7

  張才(1916-1994)出生在台北大稻埕,曾赴日求學,老師木村專一是「新興寫真」運動的推手,也成了張才日後拍攝風格客觀描述的啟發。1942年至1946年在上海拍攝系列照,他客觀的拍攝市井小民,使得閱覽者自身去思考,其畫面中反映了哪些社會存在的問題。回台後的張才持續拍攝庶民生活、原住民肖像。他推廣拍攝社會寫實,創辦了台北攝影月、季展,擔任台北攝影沙龍評審。   作品拍攝在台北縣三峽,現今的新北市,是民俗宗教的「賽豬公」活動紀錄。從張才的<三峽系列>系列照片中,可得知此活動民眾參與熱烈,造成萬人空巷的場面。照片中呈現了人群稀少不擁擠的區域,婦女身上背負幼童,周圍也有孩童圍繞,旁邊就有停放一隻神豬,放在抬車上被撐起。前方可清楚看到兩名孩童穿著樸實、坐在木條上,觀望前方吸引他們的事物,可以推測觀看的是賽豬公的熱鬧場面。 出處:楊欣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