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峽系列-4

  張才(1916-1994),出生於臺北大稻埕。1934年赴日留學,當時的的日本受到歐美現代主義思潮興起的「新興寫真」,受其影響的張才因而發展出日後客觀寫實的攝影風格。1942年,張才與家人受二戰影響從台北來到上海,爾後拍攝系列作品「上海1942-1946」於1947年在台北中山堂展出,此次展出也為張才生平首次個展。1950年,張才開始隨著人類學者做田野調查,拍攝臺灣原住民質樸的風俗民情等相關作品。同時期,張才也關注拍攝宗教慶典如《三峽豬公》等系列作品,1955年因政治風氣影響,以張才為首的「新穗影展」成立,作品均以寫實主義風格呈現畫面。   本作品刊載於《張才Chang Tsai》,拍攝於臺北縣三峽鎮(現新北市三峽區)。街道上因「賽豬公」紛紛擾擾擠滿人群,屆時人聲鼎沸。外國觀光客爭相拿起相機記錄下難忘的異國鄉情,人們無不其樂融融。畫面中難掩的笑容無不訴說著喜樂的心情。作品以大全景的方式呈現人群的摩肩接踵與對信仰的熱誠,使觀者彷彿置身其中。 出處:池美霖,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