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生離死別

這是一張在喪禮中常見典型的埸景,許淵富簡潔地拍攝三位主角入鏡, 畫面因放相裁剪的構景,使三位主角的扮相,均分飽滿在畫面的中心;被攝主角是哭倒在草地的男士, 因太過激動的哀慟,許淵富敏捷把焦距對準在暴筋的臉龐, 二旁親人也因正扶起哀慟男士的剎那,畫面帶有些晃動,更增加這一張題名<生離死別>哀淒的氛圍。 60年代, 是《影會時期》最豐盈的年代, 各地方攝影學會如雨後春筍, 到處蓬勃發展。許淵富因經年投稿曰本攝影雜誌的月例賽,為邁進年度賽奪冠的目標,這類異域風俗如婚喪喜慶等活動的捉拍及營造,是他的必修課題;而這類風格的養成,基本是寫實攝影的根本, 與另一主流的國際畫意沙龍攝影愈行愈遠,無形中,漸影響到後世代攝影者很大。此作品並入選日本《PHOTO ART》攝影競賽三等獎。 出處:簡永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