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峰迴路轉(太魯閣之美)

馬白水(1909-2003),中國東北遼寧省本溪縣人。畢生追求融匯中西的創作精神,將水墨、宣紙等加入水彩繪畫,使作品既有豐沛鮮豔的色彩,亦有墨韻穩重之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彩墨風貌。其創作詳實紀錄台灣與世界各地風情,見證歷史變遷與城市發展,富含時代意義。綜觀其作品,有曠遠壯闊的山水景色,亦有恬靜悠然的人文風情,以及運用多種技法,豐富向度的藝術表現。晚年將水墨聯屏的理念轉化為西方風景水彩畫,將畫面分割,結合移動視點的構圖法,突破水彩畫的尺幅限制。 此巨作由一長幅、二橫屏三大塊組構而成,且每一塊面又可以各自獨立為完整構圖,傳達風情各異的繪畫語彙。 左邊的長幅實踐馬氏「上重下輕」的繪畫語彙。厚重山嶺以濃墨厚塗,巍峨矗立,輔以多層次的灰青雲霧,稍稍化解山壁的壓迫感並達到視覺變化的效果;最下面明亮的平面只佔畫幅極小的面積,以輕淺的暖黃色調對應寒翠清溪,生動描繪觀者面對滂薄雲山的崇敬震憾情態。 右上橫幅單寫崇嶺之巔的雲奔霧湧。在多層暈染與色系反差對比之下,呈現雲海千變萬化的豐富意象。右下橫幅專寫寸草不生瘦骨崢崚卻望之儼然的綿延峭壁,因筆觸爽利無一遲滯,乍視之能令觀者生畏;唯一脈清淺自下方靜靜流倘而過,總算緩合一點肅殺之氣。 全作雄闊豪放具王者氣象!天荒地老!雄渾中有柔情,既是天上也是人間。 出處: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