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南龍王瀑

馬白水(1909-2003)出生於遼寧本溪縣。自幼便接觸中西美術,後進入遼寧省立師專修習美術及音樂科。畢業後因戰事而遷居北平,並在當地受聘擔任音樂老師。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中日戰爭後,他一路南下寫生紀錄風景,先到江南旅行寫生。1927年,馬白水因嚮往臺灣山水風光,而抵臺進行創作與寫生風景,並在臺灣師範大學任教27年,期間也舉辦多次個人畫展。退休後即赴美國紐約定居,開始其旅行世界各地寫生、講學的生涯,並持續從事創作與藝術教學。 馬白水有著深厚的水墨基礎,其筆法、筆觸力度厚實,他本件於1991年所繪之《臺南龍王瀑》,將水墨筆法以西方風景水彩畫的形式表現,鮮豔且亮麗的色彩構成作品,後景的瀑布從綠意盎然中傾刷而下,帶到中景的水氣奔騰、雲霧繚繞,前景中大膽、簡潔的塊面造形表面方稜有正,水流經過的石面上更帶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富含水氣的筆墨盡情揮灑於質地鬆、軟、輕、薄且吸水力強的中國宣紙之上,彩墨落紙後隨即快速滲透紙張,顏料間的相互融合與堆疊後產生的筆墨效果,成功地為自高處傾流而下的瀑布與被大片沖刷的山石,營造出廣闊且壯闊的山水景色。馬白水藉由調和墨汁與國畫顏料,融合中國水墨與著色山水的表現方式,將中西美學風格彙總,形成獨特的筆墨趣味。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