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夜

馬白水(1909-2003),生於遼寧省本溪縣。甫於遼寧師專畢業二年便因日本侵華而展開長達18年的流離歲月,因緣際會之下落腳臺灣師大美術系27年,退休後長居美國紐約,2003年逝於佛羅里達州。其於青壯時期,儘管限於家境又生逢亂世,於繪畫一事卻持之以恆,透過不斷的寫生訓練逐漸建立個人的風格表現,早在大陸時期,其水彩風景寫生先後二次在西安與上海展出,就曾造成各界好評。晚年致力於東西繪畫的協調與融合,發展出在棉、宣、水彩紙、白細布、油畫布上,用水彩、國畫顏料和墨來作畫,墨彩並用的彩墨畫法,於1990年代起開始引起注意與討論。 月夜這樣的題材,似乎不能不與中國的文化意象有所連結!本作一方面充分體現中國山水畫論所重視的氣韻生動,另一方面則與畫家卓爾堅韌又活潑明朗的性格互相輝映。 孤稜的山峰之巔,於湛藍的神秘夜空高掛一輪十五圓月,整幅作品只能用「高冷」二字來形容!山雖不高,卻「絕」!天空不遠,卻「冷」!月是圓的,卻非凡人可及!也只有傳統的中國筆墨方能塑造此清絕高冷寒涼之態!畢竟作者心中還住著一縷老中國的老靈魂! 出處: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