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墾丁

馬白水(1909-2003),生於遼寧省本溪縣山城溝。身為長子的他,因父親經商失敗且為人構陷,曾思放棄學業投考郵務士不中,反而考上遼寧師專美術兼音樂體育科術科榜首,於此奠下繪畫概念。唯於資源不足、國家離散的狀況下,其藝業之精進,多來自以自然為師、勤奮寫生而有所得;偶因生存所需稍離繪事,如於戰後短暫擔任過印刷廠廠長一年,馬上放棄高薪再歸繪畫本業,終於渡海來台於師大美術系任教二十七年,對臺灣的美術教育影響很大。 此作用色簡單卻充分發揮畫龍點睛的功力,由近及遠分別為灰藍的近海、海岸邊的草綠樹叢、靠近聚落的墨綠矮林、磚紅屋瓦的聚落一字排開於碧綠山丘下。遠景則以深厚的暈染功夫,將藍白綠各色融合協調之而成海天一色卻又變化萬千。最後再以近處的白色風帆與遠海上的白色巨輪互為呼應,駕帆者所著紅衣又與村落的紅瓦連結。視覺上既具統一協調性又有生動的變化;整體構圖以佔了畫面四分之三的近海小丘為主體,畫幅雖不大卻天朗氣清、張力十足! 出處: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