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長城南口

馬白水(1909-2003),生於遼寧本溪縣,畢業於遼寧師專美術兼音樂體育科。在1930-1945年,先後任教於遼寧、北平等地省立師範、國立中山中學等校。為躲避戰火隨全校師生播遷千里,騎自行車旅行寫生於川、陜、甘、湘、桂、黔、京、滬、蘇、浙等省市。1948年因嚮往台灣風光,渡海來台寫生創作,終定居於此,並在台灣師範大學任教27年,1975年旅居美國,2003年逝世於佛羅里達州。 「長城南口」為北京南口鎮水頭長城遺址,是居庸關南側的長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門戶。其南北兩側是築在高山脊背的內外長城,山上僅有羊腸小道,名副其實的「一夫當關,萬夫莫敵」。1937年8月8日,中日兩國軍隊10餘萬人圍繞南口長城,在周邊三千平方公里的燕山山脈廝殺。戰鬥持續20天,中國軍隊終於沒能抵禦住狼奔豕突、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軍,傷亡3萬餘人後,悲憤撤退。 此作畫於1966年,仍屬兩岸對峙隔閡時期,憶寫、再現性質濃厚,於極簡的構圖與用色中卻塑造出雄渾的邊關景象。對比於馬氏後期創作的大膽用色,此作相對以樸素簡潔的色彩與筆調,以中景的山頭烽火台為主軸,前畫二座小碉堡,後襯以藍天遠山,全作善用光線效果而營造豐富的立體感,儘管荒涼卻也雄壯威武。 出處: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