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尼加拉瀑布

馬白水(1909-2003),遼寧省本溪縣人,於1948年因緣際會來台任教,1974年於臺灣師範大學退休後旅居紐約,仍不改四處寫生作畫的樂趣。 尼加拉大瀑布位於北美紐約州、美加邊境,在流經寬約350公尺的美國公羊島(Goat Island)時跌入斷崖而形成。 整幅作品約分為三等份,上段描繪水勢急流而下的豪闊,中段寫激流揚起的水氣成雲之狀,下段以黛山巨石做為分隔,與上面的水勢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船隻航行於相對平靜微波的尼加拉河中。 馬白水的作品氣勢宏闊又不失細膩,既可遠觀感其對造物雄渾氣魄的崇敬,又可細讀其於水勢澎湃中的細緻用色,不但有豐富的層次變化又具整體的諧調感。整幅作品猶如韓德爾《彌賽亞.哈利路亞》的讚頌,行經瀑布之下的藍色遊輪,對比於大自然的磅礡浩瀚,猶如一葉微渺小舟面對上帝的虔敬歌頌。 出處: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