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魯閣燕子口

馬白水(1909-2003)曾長時間地從事水墨畫與水彩畫的融合實驗。因為是實驗的緣故,所以技法風格多變;其中,〈太魯閣燕子口〉技法圓融且畫幅較大,是他風格成熟的代表作之一。他以西式平頭筆刷代替傳統水墨畫的圓筆,或沾墨汁,或直接沾上顏料入畫。筆觸或正鋒或側鋒,色塊之間或預留間隔飛白,或表現酣暢淋漓的水漬墨痕,因此,線條質感表現與山石肌理皴法皆獨具特色。畫採橫幅,橫亙畫面中央的是穿梭於峽谷之間的隧道,左右兩邊矗立縱貫畫幅的懸崖,整體構圖約略成壓扁了的「H」字形。由於寫生的視角採正面平視,除了畫幅右邊的溪水雲朵之外,較無法藉由蜿蜒的公路隧道表現線性透視感,因此,馬白水轉而採用山崖峭壁重重疊疊的節奏韻律感經營畫面,再以色相或明度的差異凸顯主題,並以之暗示空間遠近。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