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墨慈母亭

馬白水(1909-2003)以水彩畫著名,但是,在創作這幅〈水墨慈母亭〉的1968年,適逢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而台灣政令宣導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氣氛,因此,他亦有創作傳統水墨畫風格的作品。不同於馬白水其它富含西方水彩畫色彩的作品,本幅純粹以宣紙水墨為繪畫媒材;這從畫作上明顯可見的筆觸、水漬與墨痕即可明瞭。惟其構圖仍舊採用西方定點透視原則,與中國山水畫的變動視點大異其趣。他以俯視鳥瞰的取景角度描寫中部橫貫公路慈母亭一帶的風景,採取了色階差異懸殊的黑、灰、白墨面色塊以突出主題,雖與傳統的皴法線條構成技法有較大的不同,但仍能以公路上的汽車,橋梁上的人物點綴畫面,亦雅符傳統山水畫的情趣。右下方款識:「白水,一九六八。」鈐印:「MA-PAI-SUI」。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