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尼拉落日

不同於傳統中國多以一個圓圈象徵朝陽落日或月亮者,馬白水(1909-2003)〈馬尼拉落日〉則採取西方印象派寫生風景畫的模式,直接面對大自然的物理現象,以描繪夕陽餘暉裡的光影變幻作主題。這種以西方繪畫觀念運用水墨媒材繪製的作品,或能為傳統中國畫注入新意,惟其繪畫技法與繪畫觀念均距離傳統中國畫較遠,一般多稱之為彩墨畫。〈馬尼拉落日〉畫作橫幅,水平線穩定地向左右展開,由上而下分別描繪天空、遠山、水面,以及位於最下方的岸邊近景樹木、街燈與休閒人群。黃昏的橘紅色天空因為是繪畫的主題,面積稍大,其餘三段落的面積大小則較為一致。紫色的遠山點綴點點藍色船影,並不因為色彩鮮艷而犧牲空間的深遠透視感。用墨較多的岸上近景則採用逆光的剪影形式描繪物象,適足以與鮮麗的遠山晚霞形成對比。整體構圖與色彩配置既活潑且穩定。款識:「白水,一九六七。」鈐印:「MA-PAI-SUI」。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