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重疊的宇宙

楚戈(1931-2011)本名袁德星,出生於中國湖南省,集詩人、現代水墨畫家、藝術評論家、美術史家於一身。1949年隨軍隊來臺後,加入新文學現代派詩社,並以藝評支持五月畫會及東方畫會之現代繪畫作品。1968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工作,長年投入青銅器研究,著有《龍史》一書,探討古器物上龍紋的演變。其將遠古紋飾與中國結繩藝術運用於創作中,形成線條性強烈的個人風格。 楚戈繪畫中彎曲盤繞的線條來自遠古蛇紋、龍紋之意象,其畫風從一線畫到使用排筆構成多線並進的複雜效果。〈重疊的宇宙〉為他成熟晚期之作,畫面由多重意象與符號構成,交疊的圓形與方形區塊有「天圓地方」之象徵,兩個圓形為日、月之象,一用墨拓染如月球表面、一為散出金光的太陽;長方形區塊佈滿排筆畫成的波紋、如細絲纏繞的線條,以及寫滿甲骨文、金文的殘片,於紙上展現時間與空間交錯重疊的宇宙觀。 作者款識:「重疊的宇宙,2005,楚戈的方圓曲直。」下鈐:白文「楚戈」。 出處: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