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歸帆

秦松(1932-2007)生於中國安徽盱貽,1949年來臺,隔年就讀於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開始創作版畫。除了繪畫,秦松還擅於詩文。1953年,跟隨李仲生(1912-1984)研究現代繪畫理論,後來加入「東方畫會」,1958年與江漢東(1926-2009)等人成立「現代版畫會」。1959年版畫作品〈太陽節〉榮獲第五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榮譽獎,一生致力於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卻在1960年因〈春望〉(一說為〈春燈〉)、〈遠航〉被疑污辱元首而遭情治單位調查,是為「秦松事件」。1969年赴美展出,全心投入國際藝壇,2007年逝世於紐約。   秦松早期作品追求抒情浪漫風格,賦予裝飾趣味。在接觸現代繪畫之後,開始探索較為純粹的形式語言,例如:極簡的線條、幾何圖形等。秦氏的繪畫蘊藏詩意與哲理,往往呈現出非現實、感性且形而上的獨特氣質。作於1958年的〈歸帆〉,是雕於木版印製而成的凸版版畫。畫中夕陽西下,孤帆歸返,畫家企圖將所見的自然物象抽離,只留下它們的基本架構。易言之,這件作品由水平、垂直、傾斜的直線交錯出大小、形狀不等的格子(幾何造形),追求的是一種由純粹形象所建立的規則與秩序。這種構圖,較不訴諸情感,崇尚的是均衡與和諧。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