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中倒影

  鄧南光(1908-1971),新竹北埔人,本名鄧騰煇。1924年至1935年赴日求學,參加大學攝影社團,留日期間受到「新興寫真」思潮影響日後攝影觀點及美學表現。返臺後開設「南光寫真機店」,並開始為北部城鄉等地以相機記錄許多人事景物,為臺灣留下珍貴影像資料。1948年與張才、李鳴雕榮獲《臺灣新生報》三週年攝影比賽前三名。與攝影同好創辦「自由影展」、「臺灣攝影學會」等攝影團體。   本作品畫面左下角的小木叢彷彿作為視覺觀賞的起點,引導觀者的眼目被其枝條牽引至上方,再經由湖面上延展的樹枝倒影帶回整個畫面的下半部分,呈現順暢的視覺流動。湖面剪影「V」形狀構圖渾然天成,展現靈活且穩定的美感。畫面中的雞隻成為視覺亮點在前景的地面上佇立,其向湖面凝視的樣貌呈現物景之間的互動,使影像裡動靜兼具、互相襯托而更添意趣。鏡頭底下野地放養的雞隻、質樸的土壤地、蔓生的樹枝野草與悠然的水面樹影,共同營造出恬靜怡人的鄉土情懷,帶領觀賞者往返這歷史的河岸旁,欣賞幽靜美好的景色。 出處:陳怡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