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鄧南光(1908-1971),出生於新竹北埔,本名鄧騰煇。1924年赴日,1929年考上東京法政大學經濟系,參加大學攝影社團。留日期間受到「新興寫真」思潮影響日後攝影觀點及美學表現。1932年首次投稿日本《Camera》雜誌獲得入選,往後作品頻頻入選《ライカ月刊》(萊卡月刊)寫真雜誌。1935年返臺後,在京町(今.博愛路)成立第一間由臺灣人創設的照相器材行「南光寫真機店」,以相機為臺北繁華地區捕捉了人力車伕、洋裝仕女等身影,這些作品為臺北留下過去的城市生活風貌。   《門》兩側的門柱化為厚實景框,連著日光下映照出中央一道磚牆明處形成三角佈景,三名女子滯留其中,與空間相呼應。這些穿梭在都會區裡的盛裝女性為酒家女郎,是1960年代由攝影團體舉辦人像攝影活動或比賽普遍邀約的模特兒,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讓絕大多數的女孩不樂意公然亮相。畫面裡低頭沉寂的女子們彷彿積累著許多想法,細膩的情感交織,容納在影像之中。坐靠在左側的女子向一旁觀伺的神情,推動著門框外故事的情節發展。 出處:陳怡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