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路徑

此圖僅於右上角以鉛筆標註「路徑」二字,此外無任何名款、紀年以及鈐印。此畫取景立足點應該是位於山崖小徑之右邊,主要針對崖邊的幾棵喬木進行特寫。檢視畫面,蔡草如先以鉛筆打稿,然後再以透明水彩加彩,最後以墨筆勾勒線條以醒提畫面。畫面上五棵喬木露根緊抓崖邊土石,樹梢穿越畫面上緣。透過樹幹間隙,可見遠方一抹青山,畫中小徑反映樹影,未作任何人物景點,畫境寧靜而清雅。 從構圖上言,此圖未必是完整自足的正式畫作之構圖,色彩之表現機能也尚未完全彰顯,可能是蔡草如在山路上看到這排崖邊喬木,覺得可納入畫稿之中,因而隨機速寫,因而並未刻意營造出畫面焦點以及層次感。不過對各樹之特徵以及大局感之掌握方面,仍然可以看到其寫生的功力。習慣帶著畫筆和速寫本的蔡草如,常特隨手速寫當成寫日記一般的心情。此畫山路崖邊所常見的平凡一角,仍然處理得頗具品質,具體貫徹其「眼睛看得到、手就要做得到」的基本理念。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