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採得鳳梨牽牛歸

左上角蔡草如以行書題署「採得鳳梨牽牛歸 蔡草如」,下鈐陰文「蔡」字以及陰文「草如」肖形印。這件彩墨畫中農婦以左臂勾提著一籃鳳梨,右手牽著一頭水牛,以接近正面的方向行進而來。農婦戴著斗笠,斗笠之外又包覆著白巾,腰繫圍裙,手臂和腿部均以藍色布套包覆,用心防曬和避免下田時為芒草或鳳梨葉所割傷。農婦打著赤腳以方便下田,這是早年臺灣農村常見的農婦扮相。 此畫之農婦和水牛都採接近正面向觀眾方向行進的姿態。畫正面人物比較容易,然而正面進行中的水牛通常較不易畫,但蔡草如仍得心應手,詮釋得非常自然生動,顯見其素描基本功之扎實。農婦秀氣與水牛的敦厚質樸,成為鮮明的對照卻又相當調和。蔡草如用新筆畫此畫,下筆細,然後行筆重,收筆輕,而且不忌圭角,水牛在酣暢的大墨塊中,用如是之筆線收拾細節,是以也帶了幾分的秀氣。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