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村即景

畫面左上角有行草題署「山林即景 時於庚戌二月 臺灣寫生稿本 蔡草如」,下鈐陰文「草如」印。所謂「山村即景」的確頗為切題。畫中山村聚落多建於臺地,從道路往住家,需循臺陽而上,這種景象在南台灣山區經常可見,畫中的山村聚落景觀,構成畫面的主體。其下方道上,畫之戴笠荷鋤、身穿短衣短褲的農夫,牽著一頭水牛,朝著觀眾方向行來,應是準備展開一天的工作。在上方枝梢穿越畫面上緣的竹叢,在晨霧中顯得烟潤有致,讓畫面更增景深效果以及清晨氛圍。是蔡草如1970年所畫之彩墨畫作。 這件彩墨畫作之尺寸和構圖型式,應屬正式畫作。然而蔡草卻應舉重若輕,以一種類近於速寫的輕鬆筆墨為之,筆線放逸而簡鍊,顏色與墨直接摻合作畫,毫不矯飾,宛如一首輕快的小調,相當生活化,也讓人感到親切。與戰後以來水墨畫界各種流行的山水畫流派之畫風大有區別。這類直接寫生自然而不太在意於傳統筆墨技法的生活化畫風,也還是蔡草如於1960年代初期,籌組臺南市國畫研究會,帶領著會員們所積極推動的一種有別於北、中部水墨畫壇之特殊畫風。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