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林

此圖以蠟筆佐以水彩、簽字筆,特寫山坡上茂密竹林之一角。畫中無任何題字、署款和鈐印。畫面上九成以上均為綿密而高聳的竹林所佔滿,僅左上角露出一小塊土石山壁。蔡草如略採近距離定點仰視取景,因而竹林僅見中段以上,竹梢在陽光的照耀下,明度特高,相對之下,離竹梢越遠的低處,則越暗,因而形成層層疊疊的由下而上反覆不斷地由深至淺的綠色系竹海叢林,由於竹叢之塊面大小之經營頗富變化,因而具有節奏感。 審視畫面蠟筆與水彩交疊之處,未見蠟筆的排水性跡象,甚至可以顯見蠟筆塗繪於已乾之水彩畫底之上所呈現的肌理,因而可以得知,此畫是先以水彩所畫,然後再覆以蠟筆塗彩,最後以油性簽字筆醒提勾畫竹林之外廓。蔡草如為了避免流於反覆的形式,因而透過現場之觀察,在構圖的景深方面作了不同的變化,因而顯得綿密而深厚。此外,為了避免流於平面,因而畫面之四周包含四個角落在內,都刻意簡化、模糊化、虛化處理,並降低其彩度,以增加畫面之節奏感和空間感。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