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梅山景色

此圖名為〈梅山景色〉,主要以蠟筆作俯視定點取景的寫生。近景梅林穿插掩映,地面透視性高,高低起伏而綿延迤邐,具空間感。畫面右上角越過梅林樹梢,遠見山腳下的民屋聚落,其周邊環境盎然之綠意,將梅林襯托得更為優雅而清麗。非常契合於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所描述之:「可行、可望、可居、可遊」之畫境。右下角以稍粗的黑色油性筆簽署「草如作」,而未加鈐印。據相關資料顯示,此圖畫於1968年。 雖然此圖僅屬用蠟筆所畫的速寫稿,不過從梅林的枝幹、地面、樹林以及山村景緻的色彩變化等,都可以看到蔡草如對於光影效果的捕捉,梅花雖然冬天盛開,但是蔡草如似乎有意藉著光影的表現,讓寒冷的氣候,添上一些暖意,同時也實踐其重視光影捕捉的一貫作畫風格。具體而言,此圖雖然不是正式作品,但是蔡草如在面對實景之際,他仍以虛心的態度,記錄當下所見所感,以備未來創作正式作品時之參考。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