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宇品港內

以鉛筆淡彩所畫的〈日本宇品港內〉,對蔡草如而言,是件頗富紀念性的速寫作品,因為這是他揮別日本前夕的水彩小品。此畫以遠眺取景,未畫近景而只取中、遠景,中景一列火車由畫面左方馳向右方,車頭之煙囪噴出朵朵白煙,隨著火車之行進而往後飄移,前後呼應連結成串,白色的烟,隨著火車,在黑灰調的山巒之襯托下,益顯潔白。山雖然不高,但由於其構圖刻意降低地平線,加上粗鉛筆斜線擦筆畫法營造出山體的厚度和肌理,因而顯得山勢雄偉。右上角以鉛筆直式題署「四月十六日 宇品港內 錦添」。其下所鈐之陽文「草如」印,應為後來所補蓋。 二次大戰結束後,在離開日本之前,蔡草如在廣島郊外的宇品港等待船班時,他以沉靜的心情,捕捉此畫中的宇品港景緻。所謂4月16日,指的是1946年,他在揮別日本前夕,作此畫的心情頗為寧靜而帶有抒情意味,頗能詮釋其人格特質以及離日返臺前夕之心境。畫幅雖小,工具和媒材之使用雖然簡單,卻頗為優質而且富於張力,也是其旅日時期代表作之一。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