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武陵積雪

呂佛庭(1911-2005),乳名天賜,號半僧、迂翁,生於河南泌陽縣。天性剛直恬靜,淡泊名利,喜研書畫、並擅詩詞。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後,旅笈大江南北,以自然為師,汲取創作靈感;1948年來臺,曾任教於臺中師範學校(今臺中教育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等校,擔任教育部美育委員、學術審議委員,臺灣省展評議委員;又組織中部美術協會、中國畫學會、國風書畫會等藝術團體,作育英才無數。其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書融篆隸、唐楷寫經於一體,自成樸拙渾厚風格。 本件紙本水墨設色作品,為作者憶寫湘西武陵風景,天空罩染一層花青淡墨,襯托出山頭留白之靄靄積雪,山峯稜角分明,斷岸千尺,瀑泉下方可見房舍掩映於林中。呂佛庭於1991年九月回鄉探親,並遊張家界、黃山等風景名勝;自言因讀陶淵明(365-427)〈桃花源記〉,故對湘西「武陵源」特別感興趣,特至天子山自然風景區一遊,見奇峰插天,壁立千仞,砂岩峰林層層疊疊,如入太虛幻境。呂氏以此旅程創作多幅山水作品,各有千秋,而本幅雪景另闢新意,山石林屋以斷筆、破筆暗示積雪,「不染,雪即出矣。」(畫雪之訣,1982) 款識:「崢嶸奇峭峯成林,妙境只合夢裡尋,玉琢銀雕千仞柱,線塵不染悟禪心。戊寅仲夏寫武陵天子山之雪。迂翁呂佛庭」。鈐印:白文「呂佛庭印」、朱文「迂翁」、引首朱文「半僧草堂」。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