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梁幽壑

呂佛庭(1911-2005),乳名天賜,號半僧、迂翁,生於河南泌陽縣。天性剛直恬靜,淡泊名利,喜研書畫、並擅詩詞。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後,旅笈大江南北,以自然為師,汲取創作靈感;1948年來臺,曾任教於臺中師範學校(今臺中教育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等校,擔任教育部美育委員、學術審議委員,臺灣省展評議委員;又組織中部美術協會、中國畫學會、國風書畫會等藝術團體,作育英才無數。其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書融篆隸、唐楷寫經於一體,自成樸拙渾厚風格。1965年獲第一屆中山文藝獎,1988年獲文藝基金會文化建設特別貢獻獎。著有《中國書畫源流》、《中國畫史評傳》等書。 本件紙本水墨設色作品,作高山流水行經石樑幽谷處,上方茂林掩映之山路可見一樵夫行走其中,地形險絕,江流有聲。畫中山石之馬牙皴、解索皴,為作者晚期慣用之逆鋒搶筆,營造出蒼老渾厚感,密林則以佈滿點擦筆法的黃、綠葉面代表,佈滿山頭;整體作品具有強烈的光影感,個人特色鮮明。 右上角款識:「壬午仲春,寫石梁幽壑於臺中東山。呂佛庭」。鈐印:白文「呂佛庭印」、朱文「半僧」。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