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江棹舟

呂天賜(1911-2005),字佛庭,號半僧、迂翁,河南沁陽縣人。呂佛庭1948年渡臺後曾先後任職於國立藝術館美術組主任、臺中師範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等重要機構,對戰後臺灣水墨藝術的發展影響甚大。 〈清江棹舟〉一作,藝術家透過不同墨色的大片水墨潑染完成其抽象的創作。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家似乎並未全然走向抽象,從畫面中央偏上墨色暈染中,依稀可見的太陽形象,到畫面右下之小舟、漁夫,皆可見具象元素間雜其中。特別是,藝術家在畫幅下端,利用橫長線條的暈染手法,切割、分隔其上之塊狀區域;同時,連結小舟行駛的意象,從而暗示觀者下端為大片的水域,以此呼應畫題。 呂佛庭雖於1970年代前半開始實驗其禪意抽象繪畫,呂氏援引抽象的目的,與其說是反主題性,弗如說是反映其禪宗思想。而此透過傳統思想彌合現代藝術表現與水墨創作的理念,正反映著藝術家以為之最高的創作境界。 左上方款識:「癸酉初夏,寫清江棹舟於臺中東山。呂佛庭。」下鈐:白文「呂佛庭印」、朱文「半僧」。 出處:蔡政杰,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