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千峰雄峙

呂佛庭(1911-2005),乳名天賜,號半僧,生於河南泌陽縣。呂氏出身醫生世家,幼承庭訓,十歲起臨字日課,並習《芥子園畫譜》自娛,家藏惲南田(1633-1690)、鄒一桂(1686-1772)花鳥畫、仇英(約1494-1552)仕女畫,均成為其臨習養分。二十一歲負笈張恨水(1895-1967)創辦之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專硏山水,拜古琴名師管平湖(1897-1967)學習,並有機會目睹故宮博物院真跡。畢業後至各地尋幽探勝兩年,汲取創作靈感。1948年來臺,初任臺東師範學校(今國立臺東大學)美術教師,後經同鄉董作賓(1895-1963)推薦,至臺中師範學校(今臺中教育大學)任教,又組織中部美術協會、中國畫學會、國風書畫會等團體,教育英才無數。 本件紙本彩墨作品,為作者退休後所創作之現代抽象作品,實驗性質濃厚。呂佛庭於墨色未乾時在紙上撞粉、疊染,致使線條輪廓模糊,隱約成峭壁、樹叢之形,全幅水氣淋漓,蒼翠蓊鬱;作品曾收錄於《翰墨映禪心:完僧呂佛庭紀念展專輯》中。 款識:「千峯雄峙。戊寅孟冬寫於東山。呂佛庭」。鈐印:白文「呂佛庭印」、朱文「半僧」。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