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秋山草堂圖

呂佛庭(1911-2005),1973年夏天台中師專退休,隨後遷居台中市東山路自購的一棟平房。他在住家周圍廣植花木,商請著名史學家錢穆題寫「半僧草堂」橫匾懸掛門首,此幅或許便是呂佛庭依據住屋實景再加上想象而後有的創作。畫幅呈斗方,構圖填滿。畫面左下方作巨石,石頂樹叢之後有一黑一白的遠山兩重。在作為近景的巨石之後,是繪畫主題草堂茅屋。而位於茅屋奠基的石綠色平台底下的,是視角略呈俯視鳥瞰的幽深山谷;山谷之中雜有蕉葉楓紅的樹叢。蕉葉之上描繪了佔據畫幅面積一半以上的主山。主山動態略呈S形,在山頂稜線樹叢之後,有一道瀑布懸練而下。〈秋山草堂圖〉畫面空間的層次變化較多且景深幽邃,惟因雜有橘紅色夾葉的三個樹叢分別占據畫面的三個角落,因而能在繁複的構圖裡予以畫面的穩定與統一。畫家自題款識:「己未仲冬寫秋山草堂圖。呂佛庭。」鈐印二方:白文「半僧畫印」,朱文「樂在琴書」。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