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作品不大,紫釉是第一印象,也以此為名,蕭勤(1935-)說自己是"好色"的人,他的用色大膽,來自京劇、西藏密宗互補或對比色彩的啟發,每每造成視覺震撼。而這件案頭山水看似單色卻有濃淡件層的變化,別具一格。創作時利用黏土濕軟特性,以工具做出凹壑、抓痕及生命之圓等肌理。釉藥厚薄經鍛燒形成漸層效果。無預期的走釉露出部分土坯的底色意外成為作品表面效果之一,上方作者簽名線巧妙地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饒富趣味。 出處:沈東寧,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