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題

蕭勤(1935-)出生於上海,1949年隨親人輾轉來臺。1951年,蕭勤考取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隔年經同學霍剛(1932-)引介,進入李仲生(1912-1984)畫室學習。1950年代末期,蕭勤赴歐發展,1960年代結識版畫家烏比約(Giorgio Upiglio, 1932-),兩人開始長期合作,出版數本版畫作品集。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初,蕭勤嘗試石版、銅版、蝕版、絹版等不同版畫技巧,其創作的版畫作品,除了呈現他在不同材質之間轉換的能力,亦透過版畫壓印的力道,與控制顏料濃稠度,完成多幅精巧且富趣味性的作品。1980年,蕭勤在《藝術家》雜誌上發表〈蝕版畫及石版畫製作過程〉,講述烏比約版畫的製作技法。 《無題》,創作於1988年。畫面透過紅色、白色各占二分之一的比例,分成上下兩部分構圖。上方構圖的紅色,相當鮮豔飽滿,並帶有筆刷的痕跡,以及綠色、黃色四個橫點;下方構圖的白色,則分布有更多的橫點。藍點、黃點、紅點、綠點,彼此間隔大約等距離,互不相重疊。作品右下方用鉛筆簽署蕭勤姓名、創作年份;左方則寫有大寫英文字母E.A.。作品之精美,接近於手繪的效果。 出處:郭璧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