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題

1967年,蕭勤(1935-)從歐洲轉至美國紐約發展,在紐約長島大學南漢普頓學院教授繪畫與素描。1971年,則在米蘭歐洲設計藝術學院教授視覺原理。在米蘭,蕭勤開始學習禪宗。1977年,他和藝術家提爾遜(Joe Tilson, 1928-)、洛布司提(Gianni Robusti, 1946-)等人,發起探討靈性(Spirituality)、挖掘生命哲理的藝術團體——SURYA國際藝術運動。SURYA,即梵文的「太陽」之意。該藝術團體不僅標舉視覺藝術,也提倡以謙卑的姿態讚頌造物主。 《無題》創作於1975年,為蕭勤1978年參加威尼斯運河畫廊(Galleria D’arte IL Canale)畫展的展覽圖錄封面。蕭勤在白色背景上配置三種顏色的圖形。它們的造形、顏色與分布位置分別是:藍綠色矩形,位於畫面左上方;黑色橫長條,位於藍綠色矩形右方,同時延伸至畫面右側;橘色半圓形,位於畫面最下方。三個圖形的技法表現,應是類似用排刷畫成,具有髮絲般的質地。因此半圓形與橫長條的圖形,乍看之下,給觀者帶來圖形正在旋動的錯覺。實際上,《無題》為先進技術製成的版畫,透過壓印和顏料,呈顯如手繪般的效果。 出處:郭璧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