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鼓舞

吳昊(1932-2019),本名吳世祿,1932年出生於南京,年輕時即展露其對於繪畫的天份與喜愛,1949年因為戰爭爆發隨軍遷移至臺灣。隨李仲生習畫數年,1956年與夏陽(1932-)、蕭勤(1935-)、李元佳(1929-1994)等人成立東方畫會,吳昊是畫會中較具東方色彩的一位,喜愛以毛筆來素描,並著力研究中國傳統藝術,作品取材也反映其民俗藝術的關注。吳昊喜愛取材民間藝術的造形單純、樸實,色彩對比強烈。在他創作生涯中,歷經油畫與版畫交替的階段,不過其實並無明確的分界。他突破了材質的特性限制,融會貫通相異的風格,表現出獨有的藝術特色。 《鼓舞》畫中人物置於畫中央,頭部置頂,人物手部肢體如同機械般上下僵直,高彩度與明度的色彩搭配活潑生動的肢與構圖,表現出民俗風格的氛圍。吳昊所繪製的人物圖像最能代表其民俗繪畫的風格,在造形上,他取材於民間玩偶,可從人物圖像中的人物肢體、神情刻畫略知一二,作品表現出民俗節慶熱鬧的氣氛與童稚的歡愉。圖案化的衣飾描繪,使用鮮豔醒目色彩加以排列組合各式圖樣,造就豐富多元的視覺效果。吳昊筆下人物的神情多無特定表情,無法從面部知其人物的喜怒哀樂,且頭部多以傾斜為主,形成一種類似拼接的感覺,也反映其取材於年畫的人物姿勢。 出處:陳昭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