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輪

《天輪》為金屬翻製與焊接作品。輪形本體一面較平整圓滿,另面則較粗糙,充滿翹突,並呈現舞動狀態。輪形本體向下連結撐桿和底座,整體有漂浮感受,並透過上下對比,予人豐富的視覺感。 在技術層面上,那充滿翹突的造形實為一大難點,但作者不但能充分掌握,亦表達得十分生動,是技術純熟的證明。 另外有許多細節,值得注意。如底座上、米粒般的小型碎渣,或可解釋為生命不停往天輪移動的想望,亦可理解為上天向下育養萬物,頗有趣味。自古以來,上天總與人超越現世、賦予生命等的角色,引人不停抬頭上望,反思自我何為。故本作品不論技術、造形、思想或意念,皆有可觀。 在現代雕塑發展歷程中,有些持續探索具象造形的可能性,有些則轉向抽象化的理念,在三度空間中,透過象徵或隱喻來表達意想。本作品介於具象和抽象之間,雖偏向後者,帶著濃厚的人文反思。 出處:陳明輝,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