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平定臺灣戰圖(十二)凱旋賜宴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臺灣天地會林爽文(1756-1788)率眾抗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為平息動亂,先後從閩、浙、湘、桂、蜀、粵、黔等省份調遣近6萬水陸官兵,經歷長達1年零3個月才弭平動亂。平定林爽文事件,乾隆將之列為「十全武功」之一。為了紀念和炫耀這次軍事行動,宮廷畫家繆炳泰(1744-1807)奉命繪製《平定臺灣戰圖》冊12幅銅版組畫中的〈凱旋賜宴〉圖稿,再交付造辦處以蝕刻法(硬防腐蝕劑腐蝕與細點腐蝕)鐫印。 〈凱旋賜宴〉呈現的是乾隆於承德避暑山莊清音閣表彰、賜宴平臺有功將士的情景,畫中乾隆盤腿端坐於觀戲樓御座,眾功臣跪拜於廣場之上。右側大戲樓是一座三層卷棚歇山頂建築,三層建築形制可同時演繹不同時空的劇碼片段,而圖所繪正是「平臺渡海」戲。畫家以工整細膩的筆法一絲不苟地刻印出人物與建築,體現了極為隆重的賜宴儀式。《平定臺灣戰圖》冊12幅乃經選擇而製,對平臺早期失敗的戰役並無描繪。而〈凱旋賜宴〉是《平定臺灣戰圖》冊的最後一幅組畫,它總結了弭平臺灣天地會的戰事記述,也表現了乾隆好大喜功的習性。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79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