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景

夏一夫(1927-2016),原名夏鴻錫、字玉符,生於山東。自幼受祖母手藝薰陶,對美術極感興趣,少年時期曾師事李荷生(1870-1939)學習工筆花鳥,後隨任光庭(1910-1985)習山水、鄭月波(1907-1991)學習素描、水彩。1945年畢業於煙臺師範學校,1947年曾考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中國美術學院),卻因時代動盪未能就讀。1949年隨軍來臺,為生計從事設計行業,成立個人工作室。1978年退休後全心投入繪畫創作,入傅狷夫(1910-2007)畫室學習,1988年以新人之姿獲得臺北市立美術館「墨與彩的時代性:水墨創新」首獎,自此作品受到廣泛肯定,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均有典藏。 本件紙本水墨作品,純以墨色皴染下方土坡、乾草,輔以淡墨暈染上方留白處,營構成海天一景。在正方形構圖中,畫面有如攝影定格般呈現出一種永恆、侘寂之美感。 夏一夫畫風歷經幾次轉變,早期作品以焦墨渴筆運行,完全以側鋒反覆皴擦、層層堆疊,形構出雲水、山石層次,在塊面結構處理上也營造出幽遠、空間多變的特殊意象。1995年以後的作品更將筆墨與敷色融合,部分作品以細筆雙勾的筆法描繪草叢或植物,使畫中意象更具生機。本件作品於天空、海水部分使用濕筆暈染,重新回應水墨傳統,但在虛、實對應相生的空間上,仍展現出夏氏一貫的細膩縝密,剛柔並濟。 款識:「2003一夫」。鈐印:朱文「□」。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