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紀念杯-精心製造的飲水

蔡宏達(1967-1996)生於臺北市,出生三天即被診斷罹患先天性血友病。他就讀師大附中時開始學畫,決定報考美術系。1986年入學文化大學美術系,大三時接觸版畫創作。他的版印以金屬凹版為主,充分反映生命的有限與無常,用隱喻探討宇宙的生滅,以及對命運、歷史、科技文明提出質疑。其畫風精密細緻,色調灰冷嚴峻,構圖可將人引入一個超越現實的異想世界。1990年與同學在陽明山成立「火盒子版畫工房」(「火盒子」意指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對推動臺灣現代版畫有一定的貢獻。 〈紀念杯-精心製造的飲水〉運用蝕刻法(Etching)刻印,其所揭櫫的是人類愚昧荒誕的行為;然而,此作標以「紀念杯」,顯然作者的反諷意圖強烈。圖畫中,高腳杯裝的不是美酒,浸泡的不是鮮花果瓣,我們舉杯輕啜的也不是甘醇香甜的瓊漿玉液――那有什麼好紀念的呢!〈紀念杯〉完成的這年(1990)8月,伊拉克(IRAQ:圖中油桶有此英文字樣)揮軍入侵科威特,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戰事結束前,伊拉克軍隊採取焦土策略,縱火焚燒科威特油田,造成了環境的極大傷害。因為,油田大火把天空染成黑色,也汙染了水源。此時,人們只能「越過汙染而無魚的河溪,越過窒息而無鳥的大氣,越過焦臭的屍體屍體屍體……」(余光中〈喉核――高爾夫情意結之一〉)。從這件畫作可以看出蔡宏達擅用豐富的想像力與物象組合能力,傳達明確的社會信息並讓人反思相關議題。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