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划船〉

張萬傳(1909-2003)出生於臺北淡水,自幼即對繪畫感興趣,曾在石川欽一郎(1871-1945)等人成立的「洋畫研究所」學畫。1931年進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就讀,當年日本的在野美術團體盛行,使他接觸到「1930年協會」、「二科會」等團體,日本式野獸派(Fauvism)與巴黎畫派(School of Paris)自由的繪畫思想即深植於其心中,也影響了他一生的創作表現。1945年回臺後,除了於建國高中任教,也參與了數個美術團體的成立,如:「行動洋畫集團」(Mouve Artist’s Society)、「紀元美術會」等,培育、啟發了無數後進。 《風景(划船)》為橫幅的油畫作品,相較於張萬傳生平大部分作品具有的強烈色彩、隨興奔放的筆觸,此作色彩較無多樣性,彩度較低,筆觸多為平塗、大塊面的表現形式,畫幅僅有24X33公分,因此有可能為風景習作或戰前留下的作品。全幅以厚實、濃烈的油彩描繪,畫面依序為湖面、小山岳與遠景的山,張氏以簡單的用筆與塊面勾勒出人群於帆船上的場景,使畫面充滿優閒的氛圍,頗似印象派(Impressionism)或野獸派(Fauvism)時常將帆船的母題入畫。山與湖共平分畫面的二分之一,在一片靜謐的天地中,仍可感受到人群於帆船上富有的動態感。除氛圍的營造外,取景與構圖也是他最重視的層面,如他曾言:「構圖若成功,作品也就成功百分之六十」。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