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陽明山櫻花一景

陽明山是台北市民的後花園,每到入春,茶花、杜鵑、櫻花爭相開放,總是吸引眾多愛花人。《陽明山櫻花一景》是袁樞真1975年的作品,主題是一株粉紅色的盛開櫻花。這棵櫻花樹栽種在湖邊,要越過兩三層的灣岸、小島才能到達彼岸。樹旁除了腳邊一圈鮮紅草花與草叢別無他物。櫻花雖艷,卻顯得孤絕。作品帶有平面化傾向,加以紅、黃、藍、綠的原色調性,讓人聯想到日本浮世繪版畫。 事實上,陽明山區域內除了一潭0.3公頃的夢幻湖之外,並沒有畫中的湖光山色,顯然作者意在畫櫻,而託陽明山之名。這件作品省略許多細節,並帶有某些形式規律,風格偏向圖案化。如遠景的幾層山形輪廓及色彩的擦染方式都很一致,櫻花的粉紅花點與草花的鮮紅色點也很相近。對於樹幹作者著墨較多,常見櫻樹老莖上的皮孔與橫向斑剝,作者用畫刀及濃厚的顏料刮抹堆積,來呈現這些特殊紋理,是作品中最有個性化的繪畫筆觸。相對於袁樞真其他作品的粗放性格,這件《陽明山櫻花一景》顯得內斂含蓄許多,儘管畫面彩度很高,但作者用形式來統合規範,讓作品透出一種樸素的興味。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