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維州小瀑布之一

這件作品描繪美國維吉尼亞州某地的戶外景致,沒有特殊的大山大水或強烈的視覺張力,是件平實恬淡的風景小品。作品採用簡單的對角式構圖,左側岩壁與右側白屋隔岸相對,給予畫面穩定的結構。流水自左而右流經一片具有高低差的石灘,帶出作品的方向性。河岸兩側的邊界與斜向的樹幹枝條則強化了畫面對角構圖與透視景深。前景筆觸扭動繁複,有明顯的顏料肌理,遠景則放鬆寫意顏料淡薄,整幅畫作空間層次自然生動。 畫幅下方的流水瀑布是作品的視覺焦點,袁樞真對此有較多的經營。對於「水」的動態意象,作者慣常使用白色顏料堆積的方式處理。這件作品的白色運用頗為活潑,有畫布的留白、帶點暖調的鉛白、以及與其他色彩相混的灰白色調。作者多用不規則的軟性筆觸,使白色顏料有堆積的厚度與弧狀的線段,讓水的波紋自然清晰又帶有繪畫手感。這件作品水流沖積的意象簡單寫意又靈活生動,呈現得十分精彩。岩壁與林木則多以隨興皴染的方式處理,主要以色調做為區隔,烘托前景的瀑布流水。整件作品就像是作者在行旅途中的隨意拾取,平鋪直敘、清新自然。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