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作品主要描繪六隻色彩斑斕的鸚鵡,其他的圖像元素幾乎是烘托這群禽鳥的妝點或背景,至於作品標題所指的「青青農場」,則僅是當初取景的地點標示,與圖像內容並無直接相關。「鸚鵡」是作者鍾愛的飛禽,曾繪製過好幾件相關的畫作。這件作品與1989年的《友愛情深》十分相似,都是橫向一字排開的構圖形式。為讓畫面不顯得過於僵硬,作者以右高左低、兩兩成對的方式排列,右側四隻微向左下傾斜,與左側的一對形成一種對話關係,兩者間的Y字形枝幹像是槓桿的支點,巧妙維持左右兩側的平衡。 對比整幅畫作,袁樞真對鸚鵡的描繪著力甚多,倒不是特別講求形象的精準度或細節刻畫,而是藉由鸚鵡的豔麗色澤做色彩表現力的演練,帶有某種遊戲性質。作者對顏料大都直接取用,沒有經過多少調和,用堆放的方式累積厚度,讓色彩的鮮豔度做最佳展現。不同色系的油彩在繪畫過程中自然重疊,並用畫筆拖曳的走勢表現鸚鵡體態結構與羽毛生長走向。「色彩」的確具有不可思議的魔力,袁樞真顯然很享受其中。作品帶給人一種愉悅感,至於畫面其他細小的雞隻、飛禽、圍籬、蔓草…也都連帶輕盈了起來。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