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洞之一

《山洞之一》畫的是一個淺層的天然洞穴,類似像海蝕洞的地質構造,畫作所呈現的確切地點雖不可考,但類似景觀在台灣海岸線並不少見。畫作呈左上右下的對角結構,將畫面分為兩邊。近景由右下方向上延伸,以順時鐘方向迴繞出山洞的造形。構圖本身就具有螺旋型的空間透視,作者在筆觸上運用前粗後細、下疏上密的筆調變化,更強化了這件作品向上、向後的迴旋動態。儘管畫的是具有相當重量感的固態山洞,卻讓人聯想到日本葛氏北齋浮世繪作品《神奈川沖浪裏》所掀捲的驚濤巨浪。 袁樞真這件作品的顏料層並不厚,大多以皴擦的方式上色,肌理較不明顯,甚至露出少部分的畫布基底。作者主要抓出大體結構,在空間的動勢上下功夫,至於細節部分並不多加糾纏。例如作品下方最貼近觀眾的草花,僅用顏色大筆迅速帶過,他要的是向左向上的牽引,不需要觀眾作太多視覺停留,所以這裡幾乎看不到植物造形,而是黃綠色的布局與少數線性筆觸的方向暗示。色彩捲起的螺旋在中央處結構出山洞,也是作者顏色、筆觸著墨較多的地方。即使如此,仍不見個別的花花草草,而是作品結構所營造出的山洞內聚力,也是這件作品最迷人之處。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