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峽谷

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以深闊壯麗的河川下切谷地聞名於世,岩層嶙峋、色彩斑斕,在景觀旅遊與地質研究上均深具價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重要自然遺產。作品《大峽谷》畫於1976年,當地巨岩斷層的險峻與光譜般的色澤變化顯然深刻吸引作者的目光。袁樞真使用大量的赭紅、橙黃色調,表現大峽谷富含鐵元素的地質特徵,畫刀、畫筆堆積出具有相當厚度的顏料層。峽谷近側岩壁多採直向筆觸,夾雜暗綠色的植被,讓陡峭的地勢與色彩變化更為鮮明;右側三分之二畫面的峽谷對岸,則多橫向的色彩堆疊,表現經數萬年沉積的地質岩層,與陽光照射下階梯狀山壁所泛映的橘紅色澤。峽谷兩側儘管色調相近,但層次分明,空間由左下向右上逐漸遠退。峽谷兩側的交接處依稀可見深邃谷地,呈左上右下走向,一段之字形水藍細線則標示出盤旋谷底的科羅拉多河。 這件作品是色彩與筆觸的沉積,帶有濃稠綿密的特質,可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所經歷的時間性,及其目睹大自然億萬年吞吐蘊釀、精工雕琢的深刻感動。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