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諾曼第海邊雕像

諾曼第地區位於法國北部,海岸線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倫三島相望,除了是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場,同時也具備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文學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等人均出身該地區。袁樞真1953年的作品《諾曼地海邊雕像》,主要描繪一處類似公園般開闊區域上的紀念雕像,以及座落遠處的哥德式建築。這件作品的筆調較為粗略,僅以一些簡要的筆觸勾勒大體輪廓。畫面景物元素多為垂直性的線條結構,運用大小錯落的布局來塑造景深,空間感十分明確並帶有某種視覺節奏。 做為主題的雕像與四周景物相比,在造形與呈現技法上都顯得特殊。作品整體上像速寫,線條與筆觸大都直接、俐落,唯獨前景雕像帶有許多扭曲迴旋的筆觸,不同色彩的顏料在作者來回運筆中相混,充滿肌理厚度。作者並未強調一般雕像石料或金屬的材質性與重量感,反倒是顏料的堆積痕有種軟綿融化的質地,五官與肢體細節模糊相混,只能依稀辨識一個下顎上仰、微向前傾的側面人形,讓原本供後人憑弔緬懷、象徵精神長存的紀念物,變成一個虛無的存在。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