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方鄉村

方向(1920-2003),江西人。十七歲開始習作版畫。早期創作了許多具寫實風格的傳統木刻作品,大多與政戰宣傳、鄉土民情的題材有關。1960年代起受歐美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開始嘗試不同版種,畫風也走向追求純粹形式和精神內涵的抽象表現,並將研究易經和老莊思想的心得注入於版畫中。1980年代中葉以後回歸寫實,致力於水印套色木刻的探索,以日常生活的素材為對象,作品富有水墨畫的韻味。此外,油畫也是方向長期耕耘的領域,無論風景或人物親情,都有不俗的成績。方向畢生除了創作、教育、著述之外,更與周瑛、陳其茂、朱嘯秋等發起成立「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發揚版畫藝術,獎掖優良創作,曾擔任理事長長達18年之久,對臺灣版畫的推廣貢獻卓著。〈北方鄉村〉和〈北地風光〉創作於同一年,都是抗戰勝利之後的作品。此期間方向有空觀察大陸鄉村地區的風土人情,基於表現素材的緣故,作品的調性顯得柔和許多,而無先前戰爭場面的肅殺之氣。〈北方鄉村〉畫面素樸粗簡,茅草屋、稻草堆、驢子、農具等都是日常所見的景物。鄉下的婦女正在餵著豬,方向藉由巨大飼料桶和傾斜身體的引力作用,呈現農村工作的粗重辛勞。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4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