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革命伙伴

方向(1920-2003),江西人。十七歲開始習作版畫。1949年隨國軍來臺,曾任職於金門《正氣中華報》副刊主編,發表一系列政戰宣傳的插圖於各報端。1952年他的作品榮獲國防部「反共美展」木刻組首獎,並於這一年起進入新成立的政工幹校傳授木刻技法。此時期正值政府推動反共文藝的熱潮,方向和其他木刻家如周瑛、陳其茂、朱嘯秋等,創作了許多配合國策、鼓舞民心的作品,成為戰鬥木刻的重要推手。這些充滿濃厚政治意味的木刻版畫,具寫實風格,刀法熟練,構圖簡明,旨在揭發共產鐵幕底下大陸的民不聊生,和宣揚自由復興基地的安和樂利,成為50年代臺灣版畫的主流。〈革命伙伴〉與1948年的〈戰友〉出自於同一塊刻版,惟印製時滾墨稍厚,許多細節較難辨認,殊為可惜。在此方向以近景特寫的方式描繪對象,畫中二位國軍士兵在戰事稍歇下偷得半刻閒情,二人相視而笑的表情在細膩的刀工下,刻畫得極為傳神;隆起的顴骨和牽引的下頷顯得自然而生動,尤其左邊士兵微妙的斜睨眼角,更予人一種心領神會的喜悅之感。方向抗戰時期的作品,國仇家恨不共戴天,件件悲情沈重。〈革命伙伴〉製作於國共內戰期間,是他難得一見的輕鬆作品。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