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玄之門

方向 (1920-2003),江西人。十七歲開始習作版畫。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政工幹校美術組,是戰鬥木刻版畫的重要推手。1960年代受到歐美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開始嘗試不同的版種和技法,畫風也擺脫自然寫實的具體再現,走向探索純粹形式和精神內涵的抽象表現。1970年起到1980年代中葉,方向更將研究易經和老莊思想的心得融入於版畫中,作品充滿著關於宇宙生命的哲思。這時期他專注於複合版畫的創作,結合紙版、石膏版、拼貼、刮擦、拓印、染色等技法,其畫面中所呈現的,無論是有機或幾何的抽象造形、斑駁的紋理或平滑的塊面、對比或協調的色彩組合,都標記著他創作歷程的重大變革。〈玄之門〉取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意謂通往宇宙和生命奧秘的大門。玄,自古用來指天,有幽微深遠之意,〈說文〉中寫到它的顏色:「黑而有赤色者爲玄」,現今則泛用黑色來表示。為此,方向這件作品以黑表現宇宙玄天之色,再用暗褐色料染之,使其更具瀰漫之勢;置於其間的圓形與梯形結構象徵著地與人;紅色的方形結構則強調門之所在。畫中單純的幾何構成、對比強烈的色彩、不同元素間的肌理差異,為老子哲學提供了圖解的可能。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