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耕{金門風景之二}

方向(1920-2003),江西人。十七歲開始習作版畫。1949年隨國軍來臺,曾任職於金門《正氣中華報》副刊主編,發表一系列政戰宣傳的插圖於各報端。1952年他的作品榮獲國防部「反共美展」木刻組首獎,並於這一年起進入新成立的政工幹校傳授木刻技法。此時期正值政府推動反共文藝的熱潮,方向和其他木刻家如陳洪甄、陳其茂、周瑛、朱嘯秋等,創作了許多配合國策、鼓舞民心的作品,成為戰鬥木刻的重要推手。這些充滿濃厚政治意味的木刻版畫,具寫實風格,刀法熟練,構圖簡明,旨在揭發共產鐵幕底下大陸的民不聊生,和宣揚自由復興基地的安和樂利,成為50年代臺灣版畫的主流。〈春耕 (金門風景之二)〉是方向描繪駐守金門時所見的春耕景象,畫面左上角可以看到典型的戰地民房建築。前景處一位農夫正驅馬犁田,與臺灣農村以牛耕田有所不同。在方向的巧手下,一畦畦的稻田起伏相連,由近而遠,彷彿一陣一陣的漣漪,展現物阜民豐的富饒。方向刀下的鄉村景致,向來採取高地平線的構圖方式,農民與大地重疊,隱含著生於斯、長於斯的情感依存。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