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故事

方向(1920-2003),江西人。十七歲開始習作版畫。早期創作了許多具寫實風格的傳統木刻作品,大多與政戰宣傳、鄉土民情的題材有關,刀法熟練,表現力強。1960年代起受歐美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開始嘗試複合版畫的創作,結合紙版、石膏版、拼貼、刮擦、拓印、染色等技法,畫風走向追求形式構成的抽象表現。1980年代中葉以後,方向回到早期的寫實,致力於水印套色木刻的探索,以日常家居的素材為刻畫對象,作品富有水墨畫的韻味。方向畢生除了創作、教育、著書之外,更與周瑛、陳其茂、朱嘯秋等發起成立「中華民國版畫學會」,擔任理事長長達18年之久,對臺灣版畫藝術的推廣貢獻卓著。〈故事〉創作於1995年,是方向藝術生涯的晚期之作,但回歸1980年代中葉以前的複合技法和抽象風格。此版畫可能是方向畢生唯一的一件向心式構圖,畫中不規則的點形、條狀和塊面元素,或比鄰、或交疊、或穿越,組織成一有機的卵型結構──生命初始的狀態。隨著色調由淺入深的變化,觀者的視線逐漸被引導至畫面的中心之處,只見幾道墨色較濃的隨意線條,隱約勾勒了一側面行走的人形輪廓,就像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一般。這是人類藝術的源起,一切故事從這裡開始。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