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巴黎的後窗

北岡文雄(Kitaoka, Fumio,1918-2007)生於東京,1936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三年級時選修版畫,受教於傳統版畫家平冢運一(Unichi Hiratsuka,1895-1997)。1940年代曾長住中國,學習中國文化與傳統印染技巧,回國後專注於木刻版畫創作。1955年移居法國,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研究木版畫技術。1957年返國住在北海道札幌,創作一系列的北海道紀實版畫。北岡主要以日本風景以及風俗人情為主要創作題材,概言之,早期作品大多是單色的,晚期作品則以豐富多彩的色調和令人愉悅的畫風見長,色彩時而鮮豔,時而清淡,但都不失其雅致、簡潔的個人風格。 〈巴黎的後窗〉作於1957年,以木口木刻技法完成。1950年代,時尚之都巴黎剛剛從二戰的噩夢中甦醒過來,正處於百業待舉之際。這或許是作者從自家後窗看出去的景象,又或許是行經巷弄一瞥所見:公寓壁面剝落,殘破不完整的灰牆彰顯著歲月的痕跡。儘管人們生活條件不佳,仍要在窗邊擺放開著鮮花的盆栽,對法國人來說,蒔花弄草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情調。此圖天空、下樓層為白色調,上樓層為黑色調,黝黑的上樓層中又有白色窗框點綴,所繪物象黑白錯落、布置得宜。至於以縱橫交錯、細密精緻的線條與細點,表現出銳利清晰的明暗調子,正是木口木刻的特色。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